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

【嗜老訪談與口述歷史】20090928

-- From 張永楨 老師 --

口述歷史計畫應從何處著手?
●決定資料類型與確立目標--但不一定一次達成目標
●擬定受訪者名單。
●先訪談較年長及影響力較大者。
●籌措財源。
●訓練助手或義工。

目標要如何確立?
●口述歷史的資料是以蒐集其他地方無法提供的資料、觀察報當和意見。其目的在文獻檔案記載之不足。藉著親身或電話訪談的方式取得資料來填補文字史料的空隙。
●口述歷史的目標可以把重點放在一個社區或一個社群的某一特定族群。
●口述歷史也可以檢視某一特定時間、事件、或天災人禍作為口述歷史的主題。

目標的確立與修訂?
在訪談的過程中,目標有時是可以改變或修正,甚至重新定目標的。原因如下:
  1. 發現原來目標不切實際
  2. 時間的分期,依年度修訂。
  3. 經費補助的變化
依所蒐集資料的素資與價值評估是否須修訂目標。

計畫是否需要確定訪談人數?
事先確定訪談人數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如此會增加訪談的壓力,因為趕速度而影響品質。
因為每個報導人的報導能力(內容深度及廣度或可信度)及活動力(年老體衷或體力與記憶力超強)是很難事先預估的,因此每個人的訪談時間需具彈性。
為了經費限制可設定訪談總時數,但訪談人數須具彈性,不必決定人數。

訪談一個人最理想的時數是多少?
每個訪談的時段最好是設定在1.5小時至2小時之間。以避免雙方疲累。
但訪談時間並沒有所謂理想的長度。有時為了實際需要可以稍做調整來配合。例如:路程遙遠、報導人忙碌、報導人身心狀況、報導內容需一氣呵成。
訪談的行程表時間安排不可太密集,以免疲於奔波而草草結束。

進行口述歷史需要多少經費?
訪談費用包括:
裝備器材費、差旅費(交通費)、住宿費、餐飲費抄本製作費、編輯費等。

如何籌措口述訪談之經費?
申請機關團體補助(政府機關或私人基金會為最主要來源,其認是企業或團體),分事前申請或是事後申請兩種。
請親友贊助(包括自己親友及當事人)


          -- By 日福址所 學藝 98MG019 李偉弘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